托尔斯泰的朋友康尼法官给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:

有一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,在担任陪审员时,认出一个被指控盗窃的妓女是他亲戚的养女。 他曾经勾引那个女孩,让她怀孕。 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后把她赶出了家门。 女孩生下孩子后,将孩子送到托儿所,从此堕落,最后落入下等妓院,沦为妓女。 年轻的陪审员认出她就是他毁了的女孩后,来到法庭检察官科尼面前,告诉他要嫁给妓女赎罪。 科尼同情这个年轻人,但劝他不要走这一步。 年轻人很固执,不肯放弃自己的想法。 没想到,就在婚礼前不久,妓女因伤寒病逝。
这个故事像一颗种子一样落入托尔斯泰肥沃的心里,经过几年的孕育,终于成为参天大树。 这就是“复活”的由来。
列夫·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作家,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。 在文坛界,他的影响范围很广,是为数不多的英雄人物之一。 他的几部作品,如《战争与和平》、《安娜卡列尼娜》、《复活》等,都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。 列宁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从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到 1905 年革命爆发的俄国现实生活。列宁将他的创作活动与俄国社会革命联系起来,提出“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” ”。
托尔斯泰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的农奴主。 1840年进入喀山大学,受到卢梭、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。 1847年,他辍学回到家乡,试图在自己的领土上改革农奴制。 1851年至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服役并开始写作。 1854年至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。几年的军旅生活不仅让他看到了上流社会的腐败,也为他在《战争与和平》中的代表作《战争与和平》中对战争场景的现实描绘奠定了基础。未来。 1855年,他来到彼得堡,很快就写出了自传体小说《童年》,发表在当时著名的《现代人》杂志上,一举成名。 《童年》得到了当时的文学天才屠格涅夫的赏识,两人从此成为了亲密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