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宋朝年间的故事。

却说河南郑州天元巷有户姓张的人家,哥哥叫张林,妹妹叫张海棠,如今兄妹俩与母亲住在一起,张家的祖宗也曾光彩过,没料到近来家境衰败下来,这几天,又陷入了一场无法解脱的争吵之中。
哥哥张林以为,张家世代读书求官,再穷也要保住自己身份,可是妹妹却当了一妓一女,真是有辱门风。
张海棠更看不起哥哥,爹死得早,一娘一养不了一家三口,照例是哥哥挑一起这个担子,可是他现在还吃家里的,没本事挣钱。
兄妹俩先是吵,张林气急了,伸手便打了妹妹两个嘴巴。他狠了狠心朝妹妹嚷道:“男子汉就要自强自立,我在这个家里住不下去了。哼!不混出个人样来,我就死也不回郑州来。”他一跺脚便出了门,到开封找舅舅去了。
老一娘一心里真不好受,谁愿意女儿干这营生呢,做一娘一的脸上也没有光彩啊!
女儿说过多次,有个马均卿马员外想娶她为妾,女儿也愿意,可是就怕给人家做小老婆,受人欺侮,她一直没有答应,现在,儿子气跑了,女儿在房里哀哀地哭,只是不肯开门,真弄得她一筹莫展。这日子真难过!
这时,传来打门声,是马员外又求亲来了。张海棠洗了脸,出去招待马员外,把哥哥气走的事跟他一说,马员外便进房安慰张海棠一娘一:“男子汉出门闯荡一番,不是坏事,只是身无分文,日子不好打发,我差人找他去。”停了一会,又说:“海棠的事,就别再耽搁了,我家里的那位年纪不小了,又没有儿子,不敢亏待海棠,您不愿同去,我这里有一封银子,共100 两,也够您过一阵了,用完了再拿给您。”老一娘一见再阻拦也不成了,便让张海棠到马家当了二夫人。
5 年过去了,张海棠嫁到马家,真是天从人愿,生活安定不说,第二年便生了个儿子寿郎,马员外喜欢极了,处处照顾张家。老一娘一去世,他像女婿一般办丧事。丧事办完以后,张海棠更是一心一意在马家过日子。
马均卿的大夫人,却十分妒忌张海棠,只怕张海棠倚仗儿子夺马家的家产。她跟县衙的赵令史不干不净,一心向着他。她跟赵令史商量好,只等马员外死了,便赶走张海棠,跟赵令史过日子,两个准备了一服毒一药,只等机会,便下毒害人。
有一天,机会来了,机会便在张林身上。
当年张林离开郑州,到开封一打听,舅舅已跟小经略相公去了延安,他一边打工一边赶路,到了延安,又没找着舅舅,只得折回郑州来。到老家一打听,老一娘一死了,妹一子嫁了,自己在郑州也呆不住,便想到妹一子处商量借点盘缠,再出去闯闯世界。
张海棠却牢记着5 年前哥哥给她的羞辱。听完张林的话,她说:“你不是说,男子汉要自强自立的吗?你还说不混出点模样不回郑州的,怎么还是这个模样?你是给老一娘一修墓来了,还是光宗耀祖来了?我在这庄上,吃的穿的都是马员外的,我可不敢随便拿来送人。”张林还是那倔脾气,听了妹妹这顿数落,早就按捺不下了,回头便走。
说来也巧,到了门口正碰上了马员外的大夫人。
听说他是张海棠的哥,大夫人马上换一副笑脸,一定要他在门口等候,她进去劝一劝海棠,好歹总会有点盘缠送给舅舅。
过了一会,大夫人又出来了,满脸愤愤不平的样子。“不是我揭短,你这妹一子也太记恨。这不,我好说歹说,她都不愿意。现在马家只有她生了个儿子寿郎,一家一当都是她的,我作不了主啦!好吧,当初马员外给我们姐妹一人一套钗环,她不给,我就给了你吧!”张林满怀感激,拿了钗环走了。
其实,这钗环根本不是大夫人的。张海棠几句气话把哥哥气跑了,她又难过得在房里哭起来。大夫人进房来了:“大妹一子,我在门外看见你兄弟,怎么不留住他住两天?就是走了,也要给他一点盘缠才是呀!”张海棠擦了擦眼泪:“我哪有钱给她?我这身打扮还是员外给的,给了她,员外回来要责怪,我可担当不起。”“那没关系,”大夫人把胸拍得老响,“我给员外说去。”张海棠原便想顾及一点手足情,这便把钗、环卸下来,交给大夫人送给张林去了。
傍晚,马员外回来了,大夫人立即在他耳边告了张海棠一状:“老爷,这张海棠旧病犯了,今天你不在家,她偷偷接了一个男子在房里半天,临走还给了他好多东西,不信你去看她钗子、环子齐不齐,一看就明白了。”马员外摆脱不了世俗的偏见,张海棠是当过一妓一女的,更令人疑心。问她钗子、环子哪去了?她说给了哥哥张林,大夫人知道。可是张林找不到,大夫人说不知道。马员外一气之下,打了张海棠一顿,自己也病倒在一床一上。
大夫人这下子可神气了,她一边不断向马员外耳里说张海棠的坏话,一方面又要张海棠做这做那,服侍马员外。
这天又叫张海棠烧汤给马员外吃,可是在汤里面,她却暗暗下了毒一药。
张海棠端了汤来到马员外房里,让马员外喝。这一下,马员外便中了毒,死了。
大夫人说,一定是张海棠下的毒。立即一逼一着张海棠一个人离开马家,说她是扫帚星。张海棠怎么能不明不白地离开马家呢?再说也舍不了孩子寿郎呀!她要让大夫人答应把寿郎给她带走。
“你好狠毒呀!”大夫人边说边拍大一腿,“你谋杀亲夫不算,又要来抢夺我的儿子,你安的是什么心!”张海棠奇怪了,寿郎怎么变成她的儿子了?便跟大夫人争执起来,两个人一同上了郑州大堂。
大堂上,知府苏顺一向是不管事的,只知道分银子。这件案子交给了府里的赵令史,赵令史早跟大夫人串通了,一张罪恶的网织好了,专等张海棠去钻。
赵令史只勿匆把马员外的事问了几句,下面便专问孩子是谁生的。
张海棠说,孩子是她嫁到马家后生的。大夫人却说孩子是她生的,她有证人。
传街坊邻居,街坊说:平日里见大夫人带孩子出来烧香、许愿,想来是大夫人生的。
传收生婆,收生婆说:屋子里黑黑的,分不大清,仿佛年纪大一些。那又该是大夫人。
传满月剃头的,剃头的说:是大夫人抱来剃的头。
张海棠急了,告诉赵令史:“这些人都被大夫人买通了的,孩子是谁生的,该问孩子自己。”马员外的大夫人赶忙上前拉住寿郎的手:“儿呀!我的心肝,你说我是你亲一妈一,回去买果子给你吃。”寿郎把手一摔:“你是我大一娘一,那边的才是我一妈一呢!”赵令吏一拍桌子,故意骂大夫人:“你再扰乱公堂,拖下去打!孩子的话怎能作数?还应该听证人的。”张海棠在一旁喊起冤枉。赵令史说:“好个刁民泼妇,你这种当一妓一女出身的,没有好货,竟敢强夺孩子,那谋杀亲夫一定也是真的了。”回过头来,朝苏顺说:“请大人定夺。”苏顺对办案本来一窍不通,有一个绰号叫苏模棱,就是说他办起事来模棱两可。听赵令史问他,他便挥挥手:“对,对,你瞧着办吧!”赵令史这便对张海棠严刑拷打,打得张海棠屈打成招。按规定,这种大案要解到开封府复审,才能定案。赵令史又跟大夫人商量好,用100 两银子买通了董超、薛霸,要他们出了郑州就把张海棠杀了。
没走出几十里,董超、薛霸就打得张海棠倒在路边的大树下,再也走不动了。两个使了眼色,董超便到四下打探,薛霸捋了捋袖子,便举起了水火棍。
突然董超匆匆跑回,后面跟着一队差人。张海棠看到为首的一个眼熟,便喊了一声:“哥!”那人回过头来,当真是张海棠的哥哥张林。
张林又到了开封,投在包大人门下,现在已经是个衙头。这次出公差路过郑州,不料在路上遇到了张海棠。看她罪衣罪裙,模样是犯了大罪,便说声:“天报应,要不是大夫人给了我钗环,我当初气死在你门口,也瞧不见你这模样了。”“我冤枉!”张海棠哭着说,“当初那钗环是我给大夫人的,她却说我给了一奸一夫,,惹得马员外打我,又在我做的汤里做了手脚,毒死了员外。”张林越听眉头皱得越紧:“这到底是谁下的毒?你要说清楚了。”“哥!”张海棠说,“我哪里弄得着毒一药?大夫人说我谋杀亲夫,还把我生的儿子说是她的,又说我强夺儿子,这才押我到开封去复审。”这就不对了,张林想,当初在马家,大夫人亲口对我说寿郎是妹妹生的,怎么变成她生的了?这事儿蹊跷。想了想,说,“好吧。我就跟你回开封去,到包大人面前评理。”董超,薛霸肚子里暗暗叫苦。张林是上差,张海棠是他妹一子,这下子打不着狐狸惹身一